亲爱的安德列(2015,龙应台)
十八岁的儿子,已经是一个我不认识的人。他在想什么?他怎么看事情?他在乎什么,不在乎什么?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,他为什么这样做那样做,什么使他尴尬什么使他狂热,我的价值观和他的距离有多远,我一无所知。
我知道他爱我,但是,爱,不等于喜欢,爱不等于认识。爱,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。因为有爱,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。
写作的过程非常辛苦。窝常批评他文风草率,不够具体,他不耐我吹毛求疵,太重细节。在写作过程里,我们人生哲学的差异被凸显;他把写作当成玩,我当成事儿。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,也出现对比,他有三分玩世不恭,两分黑色幽默,五分认真;我有八分认真,两分知性怀疑,他对我嘲笑有加,我对他认真研究。
(Andi)写了三年以后,你的目的还是和开始时完全一样—为了了解你的成人儿子,但是我,随着时间,却变了。我是逐渐才明白你为什么和我写这些信,而且一段时间以后,我发现自己其实还蛮乐在其中,虽然我绝对不动声色。开始的事后,只是觉得自己有很多想法,既然你给我一个“麦克风”,我就把想法大声说出来。到后来,我才忽然发觉到,这件事有一个更重大的意义:我跟我的母亲,有了连接,而卧同时意识到,这是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不会得到的缘分。
德语有一个说法:如果你年轻却不激进,那么你是个没心的人,如果你老了却不保守,那么你就是个没脑的人。
(Chapter13)好了,这就是2005年3月6日台湾的新闻内容。北京“两会“气氛究竟怎样,香港特首下台,政治改革的事有何发展?国际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?我一件也没听到。。最最亲爱的,我究竟想跟你说什么呢?
我实在为你的正义感荣耀,但我也愿你看清理想主义的本质。他是珍贵的,可也是脆弱的,荣耀服饰腐败的,很多人的正义感同情心改革热情往往来自一种浪漫情怀。我不知该不该和你说这些,更不知19岁的你会怎么看待我说的话。但是我想念你孩子,在这个台北的清晨三点,我的窗外一片含情脉脉的灯火,在寒夜里细微地闪烁。然而母亲想念成长的孩子,总是单向的。
P133 我发现这儿的生活品质跟欧洲有一个最根本的差别,那就是-我觉得,香港缺少文化,我指的是一种生活态度,一种生活情趣。用欧洲做例子来说,我享受的实情,譬如在徒步区的街头咖啡馆和好朋友坐下来,喝一杯意大利咖啡,在一个暖暖的秋天午后,美好的并非只是那个地点,而是笼罩着那个地点的整个情调和气氛,一种生活方式,一种文化的积淀
。香港却显得很浅,人和人之间怎么对话?只有语言,却没有交流。我也发现,在香港,人们永远在赶时间。人跟人之间愿意花时间交流,坐下来为喝咖啡而喝咖啡,为聊天儿聊天,在欧洲是生活里很大的一部分,是很重要的一种生活艺术。
文化,因为逗留
p173 请问为什么我们的“品味“如此不同?是因为我们分属不同时代?还是因为我们来自不同文化?第二个问题比较关键,你为什么不去了解我的时代或者文化或者阶级的品味世界呢?你的穿衣哲学、老爸的宗教美学和他的怀旧酒吧,都不是我的调调,但我也可以欣赏。难道你已经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东西?还是说,你已经定型,而更遭的,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经定型的不能动弹。
安德烈,你是否开始觉得这样成找的母亲很可怜?那你就错了,在过去给你的心里曾经提到,贫穷是的我缺少对于物质的敏感和赏玩的能力,但是去莫西了我对权力本质的认识而是我对于自由的信仰更加坚定,勇敢,因为我知道失去自由意味着什么…你简直就是一个被太好的环境宠坏的现代王子。品味,太容易了吧。但是,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如果这太好的环境赋予你美感和品味,那么它剥夺你什么?你的一切是否是另一种贫困呢?
P181:二十一岁的世界观
你给我的十个问题里,第一个问题我就懒得回答,你问我你对男女平等怎么看“这个问题有够落后,因为这是德国70年代的问题,最关键最艰苦的张都在那个时候打过了,我是21世纪的人。然后你还不甘心追着问,”譬如结婚以后,谁带孩子?谁做家务?“这样的问题在我看来很好笑。当然是,谁比较有时间谁就煮饭。完全看两个人的工作性质和性别没有关系。
你最尊重的世界人物是谁?为何尊敬他?
有很多人,不管耶稣还是孔子,都影响了人类,但是,你怎么可能把他们的重要性拿来评比?你现在大概猜到我要怎么接招你的问题了。。。我也可以说“披头士“,但是你马上会反驳:没有巴赫,就没有嬉皮士。。。加入你对我的答案不满意,一定要是我说出一两个名字,那我只好说,我真尊敬我的爸爸妈妈,因为他们要忍受我这样的儿子。我对他们一鞠躬。
Q:你自认为自己是一个自由派,保守派,还是一个什么都无所谓的公民
Q:你是否经验过什么叫背叛,如果有,什么时候
Q4你将来想做什么?
你最同情什么?
你最近一次伤心的哭是什么时候?(从来没哭过,长大的男孩不哭)
好,现在该轮到我问你了
(读者来信:原先我觉得安德烈不是一个真实的人,是您虚构的,每次看这个栏目,我都会思考一番安的真实性,今天也不例外,不过,现在我相信了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