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September 18, 2016

中国人与英美人思维方式的差异 (study notes)

中国人偏形象思维,英美偏抽象、逻辑思维
从诗经的首篇”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,窈窕淑女、君子好逑” 屈原的《橘颂》魏晋南北朝的骈体文,唐朝的律诗,明清的对联,形象类比的方法,儒家六经都是形象比喻讲明道理的。
中国古人重视形象,强调思维中的表象作用,而未较好地发展到概念:比如,《论语》中有105处讲到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概念“仁”,但本意研究是什么,孔子没有明确说出,使得后来的学者众说纷纭。欧美文化中,有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原理建立的一套逻辑体系,他们的思维方法体现为原理,2500年以后,三段论推理的运用--西方人思维的基石,鸦片战争以后,逻辑一词被严复以为Logic的音译词,因为中文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。

差异的原因
象形文字:文字字符分三类:意符、音符和记号;中文用三种,英文只用音符
一二三人口火山;方在房,放,芳;六七八
藏族在公元7世纪借鉴印度梵文,创造了属拼音文字系统的藏文(左脑优势);日本人5世纪使用汉字,7世纪借鉴汉字创造假名,借用汉字并保留其词素特征,假则是其音节符号。
优缺点:
任何知识及其教学用形象思维予以说明都容易被人们理解、学习和掌握,其缺点是不够严密,对对象的认识模糊二不清晰,如中医的经络学。
中国人偏好综合思维,英美偏好分析思维 synthesis, analysis

差异表现:
1中医认为人体是个部分器官有机联系的整体,治病从全局着眼,例如,一个人失眠,可用按摩左手腕部的内关穴和右胫的足三里穴的办法安神利眠,中医的腹脏理论,主要讲功能整体,而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器官实体
2京剧讲究唱念坐打。唱歌,念的多是诗,朗诵,做一种“文”舞,打是一种“武”舞,京剧在西方艺术里,可以分解为歌剧、舞剧、话剧(武术是中国的特产)西方芭蕾舞只舞不歌,引入中国后,《白毛女》就开始唱歌了。
3国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精华,不仅有图画,而且常配有诗词、书法、篆刻等多种内容。

中国人开会、办事讲究综合方法,什么事都干,往往职责不清一勺子烩喜欢看“综艺大观”"正大综艺“,整体上优先,反映在表达时间空间的方式上。绘画技法上,中国东汉以前的绘画方法是线条法,后来演变成景泰蓝,西方是色块堆积。

差异的原因:
汉字与综合思维关系密切,汉字是单音节的象形文字,没有词性的变化,这样就为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沃土。
在汉语中要正确领会其意,要从整体结构去看,而不是个别词
他告诉我,我告诉他,告诉我 他
he said to me, to me he said, said he to me.
位变意不变
古代汉语中没有类似于今天使用的标点,现在新式标点是模仿西方书写习惯而借用的,清末1920年由教育部正式颁布,所以历来认为学会断句是读书的基本要求。

汉字是意符,音符和记号的三维文字,印欧语系是一维表音文字,促成中国人综合思维。
音韵学产生在魏晋南北朝之后,是在以佛教为媒介的中印文化交流高潮中,由于翻译佛经的需要,在梵文等拼音文字对汉字这种象形文字的撞击中产生的。

汉语是受上下文制约程度最高的语言

跨文化交流学

1.思维方式(特别-一般)西方虽然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为共同点,但又有各自的特点。
唯名论式的推理:英美人认为世界由事实构成:从具体事实出发,进行归纳和概括,从中得到观念性,结论性(英美法系)
一般性推理(一般-特殊)由已有的一般普遍的概念,通过三段式的推论得出结论:法国和地中海国家(认为世界有真实性和重要性,对自己信仰的有信心,满足于在信仰的概念和客观世界之间建立联系,认为不必像英美人那样去搜集大量的事实和数字,而英美人更确信通过实际观察和测量得来的理论和概念。 (大陆法系—)

2.直觉推理法:重视直觉的程度大于逻辑推理;强调整体和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,并利用来自权威的思想,德国和日本

3 辩证逻辑法
由黑格尔创立唯心,马克思发展唯物,认为对立统一是最基本的规律,要求分析和综合,归纳和演绎,逻辑和历史法结合

形成的原因:
生产方法:英的是“经验论”,,对于商人来讲清点发出和收到的货物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,因而对通过直接经验感到的事实关切,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。
历史传统: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,为摆脱旧大陆各种思想束缚的人民来到新大陆寻求自由,面临许多意外的问题,因而形成有用就是真理,思维只是应付环境、解决问题的工具。
哲学思想:
语言文学:首先要有机会研究和自己的文化迥然不同的文化,然后才能认清自己文化的潜隐的结构






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