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July 7, 2011

“汉语热”背后的思考

一是学科建设面临巨大挑战。“汉语热”如果没有坚实的学科建设作基础,所谓的“热”只不过是暂时的“虚火过旺”,难以持久。
二是现代汉语文化走出去的能力仍不强。我国有着五千年灿烂的文化、悠久的历史,文化遗产之丰厚举世公认。但这同时也使得汉语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着严峻的问题。
三是汉语成为国际语言仍任重道远。“汉语热”使一些国人盲目乐观地认为,汉语已经成为世界强势语言。但是,切不可忘记:现在互联网上85%的语言是 英语;在联合国各种场合使用的语言95%也是英语,汉语的使用率只占到百分之零点几;全世界学习英语的总人数达20亿人,仅中国学习英语的人数就超过了全 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。与中国孩子三岁学英语,小学考PET、FCE,大学疯狂啃雅思、考托福的热情相比,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现状远远谈不上“热”。“汉语 热”背后隐藏着的一个问题是:到底谁在学习汉语?据了解,外国人学习汉语大部分出于工作、学习所需,还有相当大的一个群体是在国外“洋生洋长”的华人,或 者说那些被父母逼迫去学习汉语的ABC(美国华人)和BBC(英国华人)。如果仅仅是这些人促成的“汉语热”,那么只能说汉语和20年前相比确实是有了一 定的“热度”,但距离“炙手”的“热度”还有一定的距离。
四是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工作亟待加强。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,目前全世界每年至少需要一万名国际汉语教师。如此大的教师需求量,若不经培 训就简单地外派,恐怕难以真正发挥作用。所以,对 于教师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训练,而应避免因“急用”而“速成”,结果适得其反。
五是助推“汉语热”经久不衰的关键。从国际的角度来看,汉语属于“含蓄、内敛”型语言,也就是专用来与中国人打交道的语言。这和英语、法语、西班牙语 比起来,不利的方面相当明显。比如,世界上大约有70个国家以英语为官方语言,法语共同体也大约有50个成员,说西班牙语的国家和地区也有20个左右。也 就是说,英语、法语的影响力不会因为某一两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消弱而随之消退。可是我们汉语要“一枝独秀”,必须依托中国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,我们 任重而道远!

汉语真正在世界上振兴,就要力争使之国际化,也就是我们不能满足于外国人和中国人交流用汉语,还要使外国人和外国人交流也要用汉语。当然,要真正实现汉语国家化还要有一个必要条件,那就是中国要有用汉语提出的先进思想和专利,要有能吸引世人的创新理论。总之,“汉语热”确实是一件好事,是汉语开始腾飞与“走出去”的良好开端,但我们切不可因此而沾沾自喜,必须脚踏实地搞好经济建设,不断提高中华民族 的自主创新能力,进一步加强对外汉语学科建设,进一步加强母语学习,更多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现代文明的成果,让汉语真正成为世界强势语言。

作者: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杨玉玲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